400块钱3小时无限次快餐_万花楼QM论坛,一楼一凤全国信息平台,全国楼凤论坛兼职平台

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 | 联系我们
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文学批评 > 书评序跋

洋溢在字里行间里的微笑
——读羊角岩的儿童报告文学《为了江豚的微笑》

来源:     发布时间: 2025-06-27    作者: 张 同

读完羊角岩的儿童报告文学《为了江豚的微笑》,深感这是写给孩子们的生态启蒙文本,也是长江大?;さ氖贝迪?。

生活在长江中游的我们,从小就看到江豚,但只是远眺,而且是偶尔远遇。读了这本书才比较详细地了解江豚,而且知道了现在可以通过科技手段破译江豚与同类之间的密码?!八奖欢Ъ嗖馐侄危饕峭ü盘讲庖翘讲?、记录江豚数量。江豚的视力不好,但是它们却拥有水下声呐系统,能发出声波,用于与同类交流。那是江豚的语言,能根据不同的目的发出不同的波形,表达觅食、求偶、发现鱼群、危险警报等。它们发出的声音,可以传播得很远,信号衰减率很小,甚至10千米半径内都能被声呐探测仪接收到,并自动记录下来,用以确定其位置,进行识别?!闭庋奶剿饔敕⑾?,不仅对孩子有很大的吸引力,就是对于成年人,也有萌生想投入其中进行探索与体验的冲动。

书中呈现了于江、徐亚平、陈宜林等众多保护江豚的志愿者的先进事迹、生态情怀。他们生活在长江沿线,出于对江豚的喜爱,对?;こそ脑鹑危歉实被繁N朗亢蜕锶?,体现了新时代生态文明践行者的文明素养和高尚情操。比如志愿者于江,在真切认识到江豚极度濒危的严峻现实之后,他呼吁:“长江江豚种群数量现在已经比大熊猫还要少;目前长江江豚虽然不是我国种群数量最少的哺乳动物,却是我国种群数量下降最多、下降速度最快、栖息环境仍在恶化、生存现状最濒危的国家重点?;ひ吧铮《叶猿そ嗖扇〉谋;ご胧┰对陡簧纤撬媪俚娜找娑窕纳嫖;?!”这些现状有足够的数据证明,可见志愿者们在专注于江豚?;ふ饧虑樯系淖ㄒ?。尽管在江豚?;ど铣鱿稚侍庥凶牌涓丛拥纳缁嵩蚝蜕?,但有了像于江这样的志愿者们,读者又仿佛看到了解决方案和孕育的希望。比如志愿者徐亚平,在十多年间,他坚持发动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等200多人次参与“渔民子弟上岸读书计划”。让孩子去读书,就是减少未来渔民的数量,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渔民群体过度捕捞、掠夺洞庭湖资源,破坏湿地的生态环境的好办法。每年,徐亚平还组织两次集体捐助活动,为这一计划提供持续的支持。在过去,洞庭湖渔民中有很多人没有念过初中甚至小学,更没出过大学生。十多年里,徐亚平团队已资助20多名渔民的孩子上岸读书,已经培养出5名大学生了!这是一份了不起的功德。再比如退休老人陈宜林,已经白发苍苍了,依靠退休金生活的他把退休金几乎全部投入江豚?;すぷ髦校乖谘镏莘⑵鸪闪⒘俗诺慕啾;ぷ橹镏菔薪啾;ば?。这些志愿者都是普通人,他们从内心出发,有的舍去优越的大城市生活,在长江江豚?;で逼鹆耸鼗と耍褂械囊员;そ辔耙担仔戳艘磺蛏葡蛏系慕啾;そ幌臁M腹そ桨兜闹驹刚呷禾?,我们看到了文明培育、文明实践、生态?;さ男缕?。

《为了江豚的微笑》这部作品集科普性、文学性于一体,有趣有味有筋骨,既有信息的广度,也有思想的深度,字里行间里无时不在洋溢着微笑。

作者简介:

张同,枝江人,八十年代末开始发表文学作品,在《散文》《散文-海外版》《人民日报》《长江文艺》《中国作家》等发表散文、小说和非虚构作品150多万字。出版散文集《孤洲心语》《E-mail里的乡愁》(人民网独家连载),出版长篇报告文学《嫁接草木的人》《永远的李文英》《触摸信念---枝江革命遗址留下的精神密码》等,出版长篇小说《蔓藤的春天》《素袖红妆》,作品曾获中国人口文化奖、湖北省对台宣传特等奖、宜昌市屈原文艺创作奖等。有作品被翻译成阿拉伯语。中国作家协会会员。

地址: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翠柳街1号 湖北省作家协会 电话:027-68880685
Copyright @ 湖北作家网 .All Rights Reserved. 鄂ICP备09015726号-1鄂公网安备42010602004911 m.fwjmik.cn
技术支持:荆楚网(湖北日报网)

洋溢在字里行间里的微笑 ——读羊角岩的儿童报告文学《为了江豚的微笑》

来源:     作者: 张 同
发布时间: 2025-06-27

读完羊角岩的儿童报告文学《为了江豚的微笑》,深感这是写给孩子们的生态启蒙文本,也是长江大?;さ氖贝迪?。

生活在长江中游的我们,从小就看到江豚,但只是远眺,而且是偶尔远遇。读了这本书才比较详细地了解江豚,而且知道了现在可以通过科技手段破译江豚与同类之间的密码?!八奖欢Ъ嗖馐侄危饕峭ü盘讲庖翘讲?、记录江豚数量。江豚的视力不好,但是它们却拥有水下声呐系统,能发出声波,用于与同类交流。那是江豚的语言,能根据不同的目的发出不同的波形,表达觅食、求偶、发现鱼群、危险警报等。它们发出的声音,可以传播得很远,信号衰减率很小,甚至10千米半径内都能被声呐探测仪接收到,并自动记录下来,用以确定其位置,进行识别?!闭庋奶剿饔敕⑾郑唤龆院⒆佑泻艽蟮奈?,就是对于成年人,也有萌生想投入其中进行探索与体验的冲动。

书中呈现了于江、徐亚平、陈宜林等众多?;そ嗟闹驹刚叩南冉录?、生态情怀。他们生活在长江沿线,出于对江豚的喜爱,对?;こそ脑鹑危歉实被繁N朗亢蜕锶?,体现了新时代生态文明践行者的文明素养和高尚情操。比如志愿者于江,在真切认识到江豚极度濒危的严峻现实之后,他呼吁:“长江江豚种群数量现在已经比大熊猫还要少;目前长江江豚虽然不是我国种群数量最少的哺乳动物,却是我国种群数量下降最多、下降速度最快、栖息环境仍在恶化、生存现状最濒危的国家重点?;ひ吧?!而国家对长江江豚采取的?;ご胧┰对陡簧纤撬媪俚娜找娑窕纳嫖;?!”这些现状有足够的数据证明,可见志愿者们在专注于江豚?;ふ饧虑樯系淖ㄒ?。尽管在江豚保护上出现生态问题有着其复杂的社会原因和生态原因,但有了像于江这样的志愿者们,读者又仿佛看到了解决方案和孕育的希望。比如志愿者徐亚平,在十多年间,他坚持发动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等200多人次参与“渔民子弟上岸读书计划”。让孩子去读书,就是减少未来渔民的数量,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渔民群体过度捕捞、掠夺洞庭湖资源,破坏湿地的生态环境的好办法。每年,徐亚平还组织两次集体捐助活动,为这一计划提供持续的支持。在过去,洞庭湖渔民中有很多人没有念过初中甚至小学,更没出过大学生。十多年里,徐亚平团队已资助20多名渔民的孩子上岸读书,已经培养出5名大学生了!这是一份了不起的功德。再比如退休老人陈宜林,已经白发苍苍了,依靠退休金生活的他把退休金几乎全部投入江豚保护工作中,还在扬州发起成立了专门的江豚保护组织——扬州市江豚?;ば帷U庑┲驹刚叨际瞧胀ㄈ?,他们从内心出发,有的舍去优越的大城市生活,在长江江豚保护区当起了守护人,还有的以?;そ辔耙?,谱写了一曲向善向上的江豚保护交响。透过长江两岸的志愿者群体,我们看到了文明培育、文明实践、生态?;さ男缕?。

《为了江豚的微笑》这部作品集科普性、文学性于一体,有趣有味有筋骨,既有信息的广度,也有思想的深度,字里行间里无时不在洋溢着微笑。

作者简介:

张同,枝江人,八十年代末开始发表文学作品,在《散文》《散文-海外版》《人民日报》《长江文艺》《中国作家》等发表散文、小说和非虚构作品150多万字。出版散文集《孤洲心语》《E-mail里的乡愁》(人民网独家连载),出版长篇报告文学《嫁接草木的人》《永远的李文英》《触摸信念---枝江革命遗址留下的精神密码》等,出版长篇小说《蔓藤的春天》《素袖红妆》,作品曾获中国人口文化奖、湖北省对台宣传特等奖、宜昌市屈原文艺创作奖等。有作品被翻译成阿拉伯语。中国作家协会会员。

通知公告 动态信息 市州文讯 作品研讨 书评序跋 新书看台 专题专栏 湖北作协
Copynight@湖北作家网 All Right Reserved
鄂ICP备09015726号-1鄂公网安备42010602004911
技术支持:荆楚网(湖北日报网)